首页 > 教育培训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5个月,北京法院"教育"137名家长

时间:2022-05-13 13:13:56 来源: 北京日报

  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5个多月来,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先后在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累计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及家庭教育指导令116份。昨天,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和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来临之际,北京高院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有关情况。

  市高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陈伟红介绍,在71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案件中,民事案件有49件,主要涉及抚养、探望,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等案由;刑事案件22件,主要涉及盗窃、故意伤害、强奸、猥亵儿童等案由。法院在对相关案件的调研中发现,其背后隐藏的家庭教育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部分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成长不上心、不尽心,“生而不养,养而不教”。缺乏对未成年人尤其是青春期子女的生理、心理、生活、交友等方面的关注,致使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二是部分家长教养未成年子女方式失当,存在“不会管”“管太多”“舍不得管”等问题。有的家长欠缺家庭教育知识,教育理念落后,方式严厉粗暴,甚至对子女实施体罚;有的家长过度溺爱,对子女旷课、逃学、无故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放任不管,客观上助推孩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少数婚姻破裂的家庭情况影响了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有的父母相互推卸或阻挠另一方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子女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四是部分家长缺乏对未成年子女网络活动的监管。有的家长对子女使用网络时间、内容等不闻不问,在子女表现异常时未能及时发现并介入,间接促使他们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甚至遭到不法分子网络侵害。针对上述问题,全市法院少年法庭先后对137名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或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累计发出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及家庭教育指导令116份。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是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陈伟红介绍,全市法院少年法庭依托《家庭教育促进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有8家法院与多方力量共同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是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陈伟红表示,下一步,法院将深入推进家庭教育改善成果评估标准规范化建设,完善相关规范性意见,对家庭教育指导令的执行保护措施等予以明确规定;进一步关注留守未成年人、服刑人员等特殊家庭,以及城乡结合部、困境儿童集中等重点地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其创造家庭教育条件,提供更为精准的保护等。

天津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天津资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2732028340@qq.com 如未与天津资讯网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冀ICP备11005049号-14

天津资讯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73202834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