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观察

天津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时间:2022-08-09 07:36:26 来源:互联网

  今年,本市将“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列入20项民心工程,计划建设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推广稻蟹、稻虾等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

  (现场音:水面制氧机声,邱:这就是我们稻蟹立体种养田,地上种水稻,水里有河蟹,还有虾,差不多有2000亩……压混)

  位于宝坻区八门城镇杨岗庄村的三缘宝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稻蟹立体种养田1800多亩,稻虾立体种养田100多亩。今年,公司引进了新型蟹苗,养殖利润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负责人邱金来介绍:

  (录音:我们现在养殖的蟹苗品种叫“光合1号”大眼幼体,这种蟹比传统的河蟹成活率更高、个体更大。以前我们每亩能够收获成蟹30斤,利润500元,现在提升到每亩收获成蟹43.8斤,亩利润1000多元。)

  邱金来说,以往本地农户种植水稻和养殖河蟹都是各自为战,由于技术水平偏低,产量和收入都上不来。公司成立后,通过土地流转,将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的优质农田进行集中管理。同时,聘请农业专家对农户开展技术培训,截至目前,已经帮助200多人掌握了相关技术并投入生产。51岁的王树重是土生土长的杨岗庄村人,今年,他家的土地流转给了公司经营,自己则通过学习稻蟹养殖技术,成为了公司的一名员工,收入有了明显增长,他说:

  (录音:以前我就自己种水稻,大概是5亩,一年收入也就1500元左右。现在通过土地流转,公司给了我流转费6000元。而且,我现在公司上班,每个月有稳定的工资,一年下来能挣4-5万,比之前好太多了。)

  市农业农村委渔业管理处处长孙志景表示,今年是本市推广稻渔立体种养技术的第3个年头,已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10万亩,推广稻蟹、稻虾等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

  (录音:......通过示范建设,辐射带动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快速发展。截至6月底,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经达到50万亩以上。)

  此外,今年本市20项民心工程同时提出,要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培育15个“津农精品”新品牌。开展农业机械化生产托管服务,完成31.08万亩土地托管,补贴机具2500台。目前,这些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王志林表示:

  (录音:下一步,我们要在资金保障、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跟进措施,持续加大推动督导力度,确保民心工程项目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

天津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天津资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2732028340@qq.com 如未与天津资讯网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冀ICP备11005049号-14

天津资讯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73202834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