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园街将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断优化就业服务,扎实做好兜底保障,多措并举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安置各类人员就业1743人,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346人,开展创业培训1次,创业培训人员达114人,建成区级充分就业社区1个,完成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培训1场,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已达96.38%,提前完成区委部署的工作任务。
一、建立一个体系,压实就业工作责任
成立胡家园街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促进就业工作动员部署会,明确全年就业工作任务。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统筹负责,各村居根据辖区人口及就业需求各领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制定《重点任务分工表》、《村居工作任务分工表》,明确全年街道新增就业1800人。由专职工作人员为各村居工作人员详细解读促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有关政策,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二、建设两级平台,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一)搭建结对共建平台。链接区级优势资源,依托与周边开发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联动服务,采取召开线上线下招聘会形式,为劳动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就业桥梁。与“找个活”平台、天保人力资源有限公司、24小时直聘平台合作,先后举办6场线上招聘会,4场线下招聘会,1场网络直播带岗活动。截至目前,共有233家企业参会,提供2874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1050人次。
(二)搭建村居就业平台。在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就业服务智港专区,配备智能自助办理机,24小时不打烊办理求职登记。目前,使用自助服务机浏览就业信息和办理求职登记350余人次,就业服务率达到100%。同时,以街道就业服务智港为中心,延伸就业服务触角,全面推行村居就业服务角,帮助社区居民便捷掌握就业政策、岗位招聘信息等,使得居民在社区内即可享受公共就业服务,解决群众就业“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提供三层服务,兜牢民生底线
(一)落实高校毕业生“1131”服务。动态掌握高校毕业生信息,利用互助交流群等网络途径向辖区高校毕业生及其家长宣传相关扶持政策,简化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程序,对已经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登记,推荐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会。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与高校毕业生面对面交流,邀请区人社局专业人员对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房租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就业见习基地等政策进行宣讲,讲解使用就业服务智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便捷的就业服务。2024年,我街共有138名高校毕业生,包含教育部门下发名单125人,主动登记13人,其中已就业112人,21人选择升学出国,就业率为96.38%。
(二)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充分发挥各村居工作站及网格员作用,通过微信群转发或入户走访等形式大力宣传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贴政策,发现一例,帮扶一例。截至目前,共认定困难人员身份并享受灵活就业补贴人员共81人,其中“4050”人员57人,单亲家庭15人,低保4人,零就业家庭4人,需赡养(抚养)患重大疾病直系亲属1人。共为困难人员进行职业指导118次,81名困难人员均已实现灵活就业。
(三)推动失业人员安置。精准掌握失业金审批流程,建立领取失业金人员服务群,解答失业人员的疑难问题,保证失业金及时足额到位。通过领取失业保障金帮助失业人员缓解生活和就业压力,增强就业信心和动力,为他们重找工作提供帮助。今年以来我街已安置长期失业人员219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680万元。
天津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天津资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2732028340@qq.com 如未与天津资讯网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