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域热点

周至县:以文化铸魂 以生态为基石 以融合为径 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时间:2025-07-21 12:05:08 来源:网络

  今年以来,周至县聚焦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全市“深化六个改革”重点任务和“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战略目标,按照省委、市委要求,在扛牢“守山护水”的基础上,深挖山水人文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体验、赛事经济等新业态,做好“文旅+”与“+文旅”大文章,促进生态、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具体情况,来看报道。

  周至县立足“守山护水”政治使命,深挖山水人文资源禀赋,用全产业链思维谋划文旅产业发展,周至水街生态旅游特色小镇项目总规划建设面积约3800亩,小镇分三期:一期·周至水街(含烟火巷子),占地约1500亩,现已完成60%的开发建设,已免费对游客开放;二期·烟火青城,占地约800亩,计划六年内分五期开发建设;规划三期·康养城,占地约1500亩。

  整体小镇融合江南水乡之秀美与关中民俗之风情,景区创新打造“美食夜市+戏曲驻演”模式,游客停留时长由2.5小时延长至8小时,带动片区商业价值提升42%。

  景区内,民俗院落与艺术街区的混搭,传统戏曲与乐队驻唱的碰撞,构建出雅俗共赏的夜间多元消费场景。烟火巷子还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创新。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独特的旅游体验,让游客融入这千年的画卷之中。

  近年来,周至县加强文化强县建设,推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切实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依托集贤鼓乐、起良造纸等非遗传习基地加快建设。大力弘扬秦腔文化,叫响“秦岭·秦人·秦声”品牌,鼓励支持周至县剧团、周至县艺校创新发展,打造更多秦腔文化IP、文创产品和文旅综合体,全力建设陕西秦腔“戏窝子”全域展示区、西北地区秦腔文化溯源地。

  县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强县域文化品牌,不仅是传承地方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文旅融合的关键抓手之一。周至县剧团立足“中国秦腔之乡”优势,在打造具有周至特色的文化品牌上持续发力,传承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剧团成立于1953年,曾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演出单位、先进管理单位;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近年来,剧团积极开拓演出市场,提高演出质量,凭借精湛地演技,优质的剧本,享誉西北,赢得了“戏好团风正,唱红陕甘宁”的好名声。

  剧团结合重大时间节点,推出了多种精彩剧目,持续放大地方文化的认同感、知名度和影响力。《横渠先生》《泾阳风云》等剧,获得了业界一致好评,剧团的《杨门女将》荣获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特别推荐剧目”“演出纪念”奖。《飞犬奇案》参加第十届秦腔艺术节,荣获“特别推荐剧目”奖。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演员的传承和演绎。

  创作是文化的魂,为增强周至文化自信,讲好周至故事,剧团正全力打造新剧本《李二曲》,从剧本架构到唱腔设计反复打磨,力求展现这位关中文化代表人物的生平与思想,让秦腔与关学文化碰撞火花。

  今年以来,周至县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抓牢产业发展,推动特色产业链式发展,推进板块协同融合发展,全链谋划培优全域旅游,巩固向好态势;抓好消费挖潜,用好“换新”政策,办好文旅活动,促进传统消费回暖,扩大文旅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干部队伍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加强组织领导,紧盯“时间表”和“路线图”,细化分解任务、定期调度研判、严格跟踪督导,形成攻坚合力,以一域之进为全市大局增光添彩。

天津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天津资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2732028340@qq.com 如未与天津资讯网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冀ICP备11005049号-14

天津资讯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73202834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