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资讯

10个文物故事里读懂天津

时间:2024-12-18 12:12:58 来源:网络

  如果用文物做笔,画出一道关于天津历史的时间轴,如何史海拾贝,在物华天宝的津沽大地上寻找最具代表性的珍宝,就成了关键。

  天津博物馆人一面秉承严谨的学术风范,一面大开脑洞,在丰富的馆藏中选取了10件代表,这些从万年前到近代的文物大咖,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有望获得更多年轻人的追捧,靠实力出圈儿。

  在10件文物的介绍中,观众不难看出穿越时间与空间后,关于文物的全新解读:关于史前人形石雕的关键词是“就这么看着你目不转睛”,关于十四仓狮子的关键词为“就这么水灵灵地出道吧”,大沽铁钟的关键词是“重生之我在大沽口炮台撞钟”,而关于大龙邮票的关键词则是“叮!146年前的信你收到了吗?”网友感叹:“挑花眼了!我大天津的宝贝就是多。”“每件文物都能成网红,天津还是太低调了!”

  贾曼希望借此方式让低调的天津文物被更多年轻人关注。“此外,我们在遴选文物时有意照顾到各个层面,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层面都力求有所涉及。”她举例说明:“比如,有反映古代漕运对天津产生影响而选出的‘元朝十四仓瓷狮子’,也有体现天津在近代轻工业发展中不可或缺地位的‘国产第一只手表’;既有有名有姓第一个天津人的‘鲜于璜碑’,也有近代城市历史文化名人的代表李叔同和他的绘画作品;既有反映天津雅文化的水西庄的《秋庄夜雨读书图卷》,也有体现城市红色文化的周总理主编《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每件文物中都有一段天津故事,等待更多的人去感知,去体悟。

  1.人面形石雕(史前)

  这是一枚来自史前时期(青池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的小型石制艺术品。清晰的容颜、迷惘的面庞,仿佛在引导我们穿越千年对自我凝望,思索人生的意义。它是天津地区诞生的第一件艺术品,正如世界大文明的觉醒大多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始一样,这枚小小的石雕意味着彼时的天津人已经在寻求生存必需之外,那一缕文明的曙光。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2.鲜于璜碑(东汉)

  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墓碑。该碑墓主人鲜于璜,是日前已知史料中记述的天津地区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天津人。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在天津武清区出土。碑上的文字显示,其立于东汉延熹八年(165 年),距今已近两千年。让这块碑“圈粉”无数的是其碑文落笔稳健,如钢刀切玉,运笔劲折,代表着汉代隶书的最高水平,有方笔之冠的美名,是名副其实的书法艺术瑰宝。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3.十四仓石狮子(元)

  这件“萌萌哒”的影青釉瓷狮子来自元代,出土于十四仓遗址,它的一双大眼睛,饱览了天津河西务帆如林、车水马龙的盛况。元代,为储运漕粮,政府设立了天津历史上的第一座国家粮库广通仓,又在北运河畔的武清河西务建立十四个粮仓,由此天津成为大都外围最大的仓储基地。狮子釉色在青白之间,脖子上佩戴项圈,下坠铜铃和红缨,身后有从项圈垂下的绶带,看上去格外乖巧可爱。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4.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碑(明)

  这块碑厉害了,它为“天津”这座城市的得名提供了佐证。1402 年,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即皇帝位,史称明成祖。次年改元“永乐”。朱棣曾命令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在三岔河口地区设卫筑城,并将此地命名为“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在这块 1550 年(明嘉靖二十九年)刻的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碑上,就完整记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5.秋庄夜雨读书图卷(清)

  这幅图中烟雨蒙蒙,绘制的是清代天津文人雅士在私家园林中读书的场景。何人在读书?查为礼,又名学礼,是天津著名的芦盐巨商查日乾之子。在何处读书?水西庄,这座藏书万卷、文人荟萃的园林与扬州小玲珑山庄、杭州小山堂并称为清代三大私家园林,是天津文人雅士会聚之地。此图再现了水西庄的原貌,是研究天津地方史的重要资料。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6.大沽铁钟(清)

  又名乐威毅公祠铁钟,是一座来自大沽口炮台的铁钟,国家一级文物。它见证了天津大沽口作为京津门户、海陆咽喉重要的军事地位,也记录着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在此三次抗击英法联军的侵略。八国联军入侵时它被作为战利品掠夺走,存放在英国。经过多方努力,由英国政府无偿返还,在海外流失 105 年后终回故里。回归的古钟也是民族的警钟,时刻提醒国人不忘历史,自强不息。现藏于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7.大龙邮票(清)

  近代中国看天津,中国近代历史上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都与天津息息相关,并且留下非常难得的历史遗存。就比如这套大龙邮票,它诞生于天津,作为中国邮票的鼻祖,开启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序幕。大龙邮票同时也是中国邮票的象征,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它独特、尊贵、稀缺、神秘,于1878年7月 24日在津“腾飞”,至今已有 146年。时至今日,邮票不再为我们日常所用,但近代天津的那份荣光,仍在腾飞的龙鳞之上熠熠生辉。现藏于中国邮政博物馆。

  8.周总理主编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近代)

  “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周恩来总理留给海河儿女的深情话语。1913年,15岁的周恩来入读南开学校,从此在天津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这本创刊于 1919年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就是由他任主编,为该报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亲自执笔写下许多重要的报道和言论。刊物共出版 100 多期,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望,被广大读者视为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的号角、旗帜,被誉为“全国学生联合会报之冠”,成为天津乃至全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刊物之一。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9.李叔同水色画片(近代)

  这是一幅名为《明信片上的风景》的水彩画,尺寸不大,却打开了一个中国水彩艺术的新世界。它是《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上的首幅作品,是我国早期水彩画的代表作,也是国内仅存的李叔同水彩画的唯一真迹。“为了一个人奔赴一座城”,被誉为“天才”的李叔同集绘画、书法、音乐,戏剧等艺术造诣于一身,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是天津这座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孕育的名副其实的“海河之子”。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10.天津公私合营钟表厂 试制成的第一只国产手表(当代)

  您可否知道这块“五星”牌手表表盘上,“中国制”三个字的含金量?它意味着这是我国自行研制、自己生产的第一只手表,直接填补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一项空白,开启了中国制表工业的新纪元。同时,它代表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轻工业产品的水平,是天津发达的工业尤其是轻工业辉煌历史的最好代言和历史缩影。2024年,该表还入选了“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名单。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天津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天津资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2732028340@qq.com 如未与天津资讯网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冀ICP备11005049号-14

天津资讯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73202834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