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总会参加一些与语言表达有关的比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赛场上总是妙语连珠、语调铿锵。与这样的语言类比赛相比,手语比赛则是另一种“语言艺术”。
近日,在本市举办的“大学生手语大赛”的赛场上,年轻的学子们用一双双灵巧的手,规范展示国家通用手语,传递着全社会对听力障碍者的关爱,以“无声之举”表达了最真的情感。
为求准确利用课余时间练习
本届比赛在市残联指导下,由市聋协主办。参赛的成员都是本市高校的普通学生。在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赛台上,学生们手势舞动如流云,手指舞蹈如流星。用心表达他们愿意以己之力去关爱他人的真诚,也用这样的方式展示同学们的青春风采。经过激烈角逐,中国民航大学代表队获得一等奖,天津医科大学代表队获得二等奖,天津外国语大学代表队获得三等奖。
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队员们,来自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未来的“空姐”“空少”不仅青春靓丽,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手语展示标准规范。为了更好地与受助者进行沟通,也为了将来在乘务工作中提供特需服务,同学们积极地学习手语,参加这次比赛的过程,也是同学们提升手语能力的好机会。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每晚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每一位成员都在默默为比赛积蓄力量,力求每一个动作都达到完整、准确。在比赛中,团队成员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特别是全情投入,每一个手势都代表了年轻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手语为需要帮助的人打开无声世界之门的心愿。
用手语传递爱与温暖
在获得冠军后,有同学表示: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如同与听力障碍人士搭建了一座沟通之桥。当我们尝试站在他们的视角去感受和交流时,深刻领略到了他们日常沟通方式的独特魅力。通过手语这种无声却充满力量的语言,我们挖掘出了另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途径,进而深刻地认识到,语言的内涵远不止于声音的传递,更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融。这种独特的体验,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增强了我们对不同群体的理解。
市聋协卜欣欣主席谈到这次比赛也很感慨:“随着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推进,聋人康复和沟通途径呈多元化,年轻一代聋人借助科技工具能够与社会进行交流沟通。而手语是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聋人朋友通过手语传递情感和信息,也希望社会各界理解接纳聋人在信息交流中的不便,学点基础手语,向聋人朋友传递爱与温暖。通过本次活动,呼吁全市大学生推广国家通用手语,让社会各界人士更多地关注到聋人群体,共同建设一个平等、融合、共享的社会环境。”
天津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天津资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2732028340@qq.com 如未与天津资讯网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