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津焦点

走进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百亿产业集群成型 变废为宝的“子牙模式”

时间:2025-09-03 10:58:14 来源:网络

  作为全国首家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开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子牙经开区”)2001年建成以来,始终锚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美丽中国”使命,从最初的基础产业园区,逐步成长为81平方公里、下辖“一区三园”(循环经济产业园、高新产业园、航空产业园)的绿色产业高地。

  宽阔笔直的街道两旁,现代化的厂房与研发中心在绿荫掩映下整齐排列,各种运输车辆在厂区整装待发,不时会看到工作人员对货物进行检查,整体上透露着繁忙、有序、高效的产业气息。与此同时,一座座办公楼里汇聚着行业顶尖人才,诸多循环经济创新技术与数字解决方案正不断诞生于此,传递着精密制造与绿色发展的活力。

  20多年来,子牙经开区构建了“前端回收—中端拆解—后端精深加工”循环经济全产业链,培育出天津新能集团(以下简称“新能集团”)、天津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特瑞”)等行业标杆企业,年处理再生资源能力近千万吨,每年可提供再生铜、铝等金属资源150万吨,再生资源百亿级产业集群在此落地成型,形成独具特色的“子牙模式”。

  如今,走进子牙经开区,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展览厅里的实物展品、数据大屏,车间里高速运转的拆解设备、智能化生产线,无不印证着这里“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生动实践。这里正以全周期服务护航企业成长,以循环经济绘就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展览厅

搭建服务平台

以数字产业赋能循环经济发展

  走进园区内刚刚完成焕新升级的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展览厅,一股高科技的“味道”扑面而来,随着一块液晶屏幕上的字迹在墙面上缓缓移动,园区的几个重大发展阶段和主要大事记映入眼帘。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一块块闪亮的铜牌诉说着来时的路,而发展形成的再生资源物流回收、再生资源拆解加工、再生资源精深加工、装备制造与再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功能组团,以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与再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则清晰地勾勒出脚下立足循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宏图,也让我们看到子牙经开区由再生资源单一产业向产业多元化、产品多样化转变的新产业格局,以及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强劲势头与巨大潜力。

  展览厅里,一块顶天立地的曲面大屏幕惹人注目,这便是园区的“循环经济产业数字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清晰地显示着园区正在发生的“一切”。屏幕的中间,园区内的重点企业被标注在地图上,下方可以看到企业的实时交易数据,上方则可看到当日、累计以及本月的各类数据,包括交易总金额、开票总金额等。屏幕的左侧,除了将交易数据更加直观地图表化以外,还显示了平台的整体概况,例如接入企业的数量、企业总交易额、供货商总数以及供货商日增长数等。右侧则显示了园区企业的减碳情况和纳税排行,系统甚至会根据当前经营数据对一些企业做出开票额度的预警。可以说有了这个平台,园区经济运行不再是“黑匣子”,而是化身为一座高度透明、实时感知、智能研判的“数字驾驶舱”,让循环经济的每一度电、每一吨料、每一分收益都尽在掌握。

  循环经济的“长远发展”,需要“成果可视化”来增强信心,需要“规划前瞻性”来指引方向。子牙经开区将循环经济展厅作为“生态缩影”,将未来规划作为“发展蓝图”,让企业看到“过去的收获”,更看到“未来的可能”,共同筑就循环经济的“长青基业”。

  巴特瑞科技有限公司

提升营商环境

让企业“留得住跑得快”

  “破局起步、赋能成长、支撑突破、致远生态”是子牙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核心路径,贯穿于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与区域产业生态构建的始终。

  在见到巴特瑞科技战略合作部总经理程广雨的时候,他刚刚完成对马来西亚企业考察团的接待工作。“此前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并不算很多,但是输出我们的技术和设备,也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之一。”他坦言。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白名单”企业,京津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示范项目,巴特瑞拥有锂电池回收及材料创新行业数项第一,例如国内第一条万吨级商业化运行全自动免放电拆解产线、国内第一家锂电池回收资源化零碳工厂、天津第一条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深加工综合利用高值一体化千吨级试验线等。其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免放电破碎+全溶全组分回收”两项退役锂电资源化核心技术,更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传统的锂电池拆解处理效率低,产能极低,且存在安全风险。着眼于这个市场机会,巴特瑞研发了高效的拆解和分选技术,去除了放电环节,提升了安全性和效率,采用智能分选技术,从而取代了人工环节,实现了效率和精度的同步提升,创造了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程广雨说。正因此,在当前市场价格倒挂的情况下,巴特瑞凭借其核心技术,仍可实现盈利,领先同行业。

  对于很多像巴特瑞这样的循环经济领域的企业而言,初创期往往面临“环保合规门槛高、产业链衔接难、技术落地缺支撑”的难题。子牙经开区深知,要让企业在“循环赛道”上跑起来,首先得帮企业扫清“起步障碍”——从政策解读到场地配套,从环保审批到资源对接,用“手把手”的服务,让企业少走弯路、快速扎根。

  谈及园区对企业的支持,程广雨感受颇深:“企业在落户园区和发展的过程中,园区确实给予了很多的支持,例如在环保合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这些方面。我们还与园区联合发起成立了子牙循环经济产业研究院,定位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下设锂电资源化研发示范中心,承担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项目研究及标准输出任务。”

  “我们从不把企业‘引进来’就完事,而是要帮企业‘立住脚’。”子牙经开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许巍表示,“循环经济是朝阳产业,但初创企业的‘试错成本’太高,园区就要做他们的‘后盾’,帮他们解决最实际的问题,让他们能专心搞技术、做产品。”正是这份“后盾意识”,让子牙经开区成为循环经济企业的“创业沃土”。

  当企业度过初创期,进入“快速成长期”,需求便从“基础配套”转向“核心资源”——技术需要升级、产能需要扩张、市场需要拓展。子牙经开区此时的角色,便从“后盾”变成“引擎”,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链接上下游资源、推动数字化转型,帮企业打通“成长堵点”,让企业在循环经济赛道上“加速跑”。

  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展览厅内的循环经济产业数字服务平台

协同并进

产业聚集成为重要优势

  作为园区的另一家代表性企业,新能集团以废旧资源项目再生与创新利用为核心业务,涉及国际贸易、“互联网+”、绿色金融、碳交易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遍及国内30多个省市、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展成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龙头企业。

  “我们主动拥抱‘互联网+’、AI技术,开发报废王(App)线上+线下回收体系、建设新能云数据平台,完成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践行低碳、环保生产溯源的全过程,再生铜产品年可节碳120万吨以上,废钢产品年可节碳400万吨以上,实现废旧资源再利用率达到99%,初步实现了集团内部产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国家大循环的愿景。”新能集团办公室主任都玉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比于入驻初期,公司再生资源处理能力实现了数百倍飞跃。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子牙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了关键作用——园区内企业依托各自优势紧密协作、互补共赢,形成了高效协同的上下游合作机制。”

  对此,程广雨也颇有感触:“在园区内,我们与大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上下游合作,所生产的铜、铝等材料基本实现直接就地供应。同时,产出的黑粉、碳酸锂等也直接配套销售给相关企业。园区内聚集了大量从事电器、汽车及电动三轮车拆解的企业,其产生的退役电池包多数交由我们处理;此外,梯次利用企业产生的报废电池也基本由我们承接。依托园区良好的产业生态,我们已逐步形成了内部循环高效、业务协同紧密的完整产业链条。”据介绍,目前巴特瑞已与园区内恒信达、格力再生等车辆拆解企业形成资源协同循环。更重要的是,企业以子牙经开区为触点,推动了国内头部企业如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形成生态链合作,进一步放大了子牙经开区的产业优势,扩大了本市循环经济的“朋友圈”。

  为了让“赋能服务”更精准,子牙经开区重点做了三件事:首先,建立“产学研平台”,除前文提到的子牙循环经济产业研究院,还推动成立了绿色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积极引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资源,多年来子牙经开区在这一方面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3亿元,推动50余项技术成果转化‌;与此同时,推动“数字化转型”,搭建“循环经济服务中台”“中南废纸交易中心”等数字平台,帮助新能再生等企业实现“线上回收—线下分拣—数据溯源”全流程数字化,累计回收各类再生资源430万吨,交易额达1227亿元,通过打造数字平台为区域废旧商品体系建设奠定了强有力支撑;此外,积极开拓“京津冀市场”,打造“京津冀回收、子牙处置”模式,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致力于打造辐射京津冀地区城市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承接北京及周边地区再生资源,并将园区内的再生材料反哺于京津冀制造业发展。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循环’,不仅是资源的循环,更是技术、市场的循环。”子牙经开集团党总支书记、董事长许巍表示,“园区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循环通道’打通,让企业的技术有地方用、产品有地方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加速成长’。”

生态共荣

筑就循环经济“长青基业”

  在循环经济领域,企业要想成为“领跑者”,不仅要突破“技术瓶颈”,还要参与“标准制定”,更要融入“产业生态”。子牙经开区深知“支撑突破”不能只帮企业解决“单点问题”,而是要帮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让企业从“跟随者”变成“引领者”,从“单打独斗”变成“生态共荣”。

  “循环经济不是‘一家企业的事’,而是‘一个产业的事’。”许巍表示,“园区要帮企业突破的,不仅是技术难关,更是‘生态壁垒’,让企业在标准制定中有话语权,在产业生态中有协同力,这样才能真正开拓‘行业新边界’。”

  仍以巴特瑞为例,该企业先后参与制定了8项动力电池回收国家标准(包括《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等),通过推动技术标准化与强化环保合规要求,对子牙经开区内的同类企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其自主研发的免放电物理拆解技术,已成为区域内企业实施合规改造的参照模板。去年9月,巴特瑞联合中汽数据等机构在子牙经开区开展动力电池拆解培训,内容涵盖安全生产、梯次利用认证等标准内容,参训企业需通过考核后方可持证上岗。由此可见,龙头企业通过技术输出与标准引领,能够有效带动区域产业链整体升级与合规化发展。

  从循环经济展厅的“成果展示”,到企业车间的“火热生产”,再到未来规划的“宏伟蓝图”,子牙经开区用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雄辩地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早已不是一道可做可不做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关乎可持续发展、必须答好答优的“必答题”;企业的成长与成功,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园区与企业目标同向、资源联动、互促共进的“双向奔赴”。

  展望未来,子牙经开区将继续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指引,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园区将着力构建更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耦合,强化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水平。不仅如此,子牙还将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引入全球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循环经济产业样板,让宝贵的“城市矿山”释放出更大经济与环境效益。

  子牙经开区的愿景,是让“子牙模式”不仅成为一个区域的实践标签,更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与“范式”。通过持续输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和标准体系,子牙经开区志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子牙智慧”与“子牙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画卷中,书写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天津资讯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天津资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2732028340@qq.com 如未与天津资讯网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冀ICP备11005049号-14

天津资讯网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资讯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273202834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